建筑專業-設計理念與技術策略
室外公共空間設計歷來是世園會建筑設計的重要內容。由于不確定因素較多,因此我們采用“弱”設計的策略,為二次設計留有巨大的可操作空間。
展廳空間從最具適應性和靈活性的矩形大空間出發,綜合考慮用地、南北重要公共空間的關系、規模、交通流線等多種因素,方案采用分開的兩組矩形空間,整合所有的展廳。
建筑布局采用南北貫通的總圖布局,建筑立面四個方向勻質,營造出相對模糊的建筑世界,既尊重大環境,又尊重周圍小環境。
本項目在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采用BIM技術優化設備管線設計,取得了品質提升、施工質量、運維效益等方面的成果。
國際館屋面為輪廓為球面,94朵花傘有94種造型,設計通過縱向壓縮,將每4朵花傘統一為一個16.8X16.8矩陣網格,實現了對復雜造型的精確幾何控制。漏斗形花傘利于雨水排放和收集利用,花傘上方覆蓋光伏發電膜,體現綠色設計理念,花傘絢麗的夜景照明效果為2019北京世園會提供了最經典的記憶。
結構專業-設計特點
本項目由南北兩個展廳組成,北展廳地上2層,南展廳地上1層,采用鋼框架結構,雙向柱網均為16.8m。北側設1層地下室,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屋面的鋼結構和2層的鋼桁架連廊將南北展廳連成整體。屋面最高處標高23.65m,最低處15.82m,南北和東西向長度分別為201.7m和198.9m,未設結構縫。
創新采用異型鋼框架結構體系,實現建筑“花?!崩砟?。屋面94朵“花傘”組成的“花?!?,是本項目最矚目的造型特點。結構設計充分利用建筑“花傘”造型和找形“花瓣”的幾何邏輯,“編織”既符合建筑外觀造型又滿足結構受力需要的異形鋼框架。通過對異形鋼框架單元和整體結構的深入分析,證明結構具有較好的受力特性:屋蓋平面內剛度較大,可協調南北展廳變形和受力,結構抗側剛度和整體性較強;折形屋蓋通過豎向變形釋放溫度內力,實現超長結構不設縫。
構造、分析雙措施,實現最細花傘柱。除了支承展廳樓層和吊掛幕墻的花傘柱外,大部分花傘柱僅承擔上部輕型屋面,長細比是控制花傘柱截面的主要指標。為獲得最小鋼柱截面,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對花傘柱的約束。柱底采用埋入式剛接柱腳;柱頂與屋蓋主梁剛接;合理布置屋蓋鋼梁,提高屋蓋整體變形協調能力,提升穩定承載能力。
2)準確求解變截面花傘柱長細比?;▊阒鶠樽兘孛驿摴苤?,長細比計算復雜;異形框架無法簡單套用規范公式求解計算長度。為此,通過整體屈曲分析,用歐拉公式反求框架柱計算長度和長細比,從而為確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提供定量依據。
設備專業-暖通、空調
本項目地上展廳屬于高大空間,單層高到達20米以上,最大擴大50多米,三面玻璃幕墻結構,針對此特點采用全空氣分層空調系統,側送噴口送風,側下回風,屋頂上排風。在保證人員活動區域的熱舒適性同時,降低空調負荷,展廳上空熱量通過上部排風機排出室外,為了更準確的實現設計意圖,運用建筑模擬軟件及氣流、室內環境模擬軟件對高大空間進行分層空調氣流組織及室內溫度場進行模擬計算,通過模擬結果調整側送風口形式、布置間距及送風量,并在國際展廳設置送風塔實現氣流組織均勻。
地上國際競賽展廳、地下登錄廳,多功能廳采用帶熱回收的全空氣系統,采用轉輪全熱回收,全熱回收效率大于60%。
地上展廳及地下登錄廳及多功能廳等內擾作息變化較大的區域設置全空氣變風量系統,送排風機根據負荷變化變頻調節,確保區域溫度在設計范圍內,避免過冷過熱現象,降低系統能耗。
全空氣空調系統過渡季可加大新風運行,最大新風比70%,充分利用室外天然冷源,減少冷機開啟時間。
地下停車庫通風系統根據車流量和車庫內的CO濃度控制風機啟停,節省風機能耗。
設備專業-給排水
1.所有衛生器具配件均滿足LEED節水器具要求,景觀綠化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器具;
2.設置雨水收集及回用系統,最大限度減少自來水用水量;
3.沖廁、綠化用水、道路澆灑等采用市政中水;
4.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設報警裝置,防止進水管閥門故障時,水池、水箱長時間溢流排水。
5.本項目再生水設計使用量為62 m3/d,總用水量 114.3 m3/d。非傳統水源利用率為54.2 %。
6.本項目展廳屬于高大空間,南展館凈高超過12米,同時展館花傘屋面為金屬屋面和玻璃屋面的結合,無法安裝固定噴頭,根據本項目實際情況,考慮展廳整體效果和實際實施難度,從整體消防系統整合和優化出發,展廳高大空間采用自動消防炮滅火系統(帶霧化裝置)。
7.本項目為金屬屋面和玻璃屋面結合的花傘屋面,且屋面整體帶有弧度,設置屋頂消防水箱間確有困難,因此,在二層夾層設置消防水箱。在滿足規范的前提下,保證屋面整體效果。
8.結合展館花傘屋面的造型設置屋面雨水系統,每一個“花瓣”為獨立的匯水面,設置2個DN100雨水斗和一根DN150雨水立管。
9.在展廳內布置展位溝,預留給水、灌溉水和排水條件,為后期實際使用預留靈活空間。并結合展位溝設置室內地埋式消火栓,保證展廳整體效果。
電氣專業-綜合效益
本項目在2019年北京世園會后已成為北京市全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電氣系統運行穩定可靠、維護管理方便,對電磁污染、聲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綜合治理,達到環境保護相關標準的要求;夜景照明實現了城市亮化與節約電能兼顧的作用;分區分項獨立計量和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有利于后期運維;國際館電氣設計具有未來前瞻性,能適應各種類型展覽和表演活動,能為延慶區經濟發展發揮出良好的綜合效益。
智能化專業-綜合效益
本項目成功舉辦了2019年北京世園會開幕式及展會,國際館是世園會的標志性建筑,智能化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滿足了會時和重大活動的需求,受到各方好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信息設施系統配置靈活且便于擴展升級,信息化應用系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滿足賽后運營需求。設置集成信息管理平臺,保證體育中心的整體安全;通過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對機電設備進行節能控制并提供舒適、高效、靈活的工作環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